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80章动荡(1 / 2)





  在荷栏,远东舰队夺回马六甲海峡的喜悦气氛还没过去,马六甲失守的噩耗就传来了。

  远东舰队主力舰队损失过半的消息,更是荷栏国内一片哀鸿。

  无数民众走上街头向议会提出抗议,要求公开处决指挥不当的指挥官迪韦特,不光民怨沸腾,军队中刚参军不久的青年军人也向议会发出抗议。

  荷栏当局受着民间与军队的双重压力,却又拿迪韦特无可奈何,远东舰队虽然败退,仍保存着相当实力。

  要是迪韦特知道国内给自己判了死刑,带着远东舰队投降敌国,荷栏当局就是哭都找不到地方了,

  民众见到当局如此无能,聚到参议院门前示威,在一些西班牙间谍的撺掇下,示威人群向参议院里投掷石块、燃油。

  荷栏当局调集了1500名士兵保护参议院,士兵在民众的唾骂声中举盾阻挡投掷物。

  示威无果的激进派人群走上街头烧毁商铺,掀翻水果摊,商人百姓不敢走出家门。

  军队中也发生哗变,连着几天枪响不断,每一次哗变之后总有军人会被当众枪决。

  荷栏全境笼罩黑色恐怖下,这种恐怖氛围没持续多久就被明军远征的消息打破,远征明军有30万人,对外号称80万。

  荷栏人民一听,80万军队要来攻荷栏,顿时慌了,商人们举家迁离,百姓们也拖家带口要离开荷栏。

  相比对家乡的感情,还是自己的性命更重要,在17世纪,欧洲人眼里的大明是远东强国,而不是清朝时的东亚病夫。

  他们有广袤的国土,数百万军队,领先世界的军事力量,还是最早进行远洋航行的国家。

  荷栏在欧洲的土地连法兰西的一半都不到,荷栏民众认定国将亡,想尽办法去投奔邻近国家的亲戚。

  荷栏当局一边出台各种限制民众出国的法案,一边积极跟法国人联络感情。

  等明军到了欧洲,有两条路来到荷栏,一条是海路,从英吉利海峡发起登陆战进攻荷栏本土。

  荷栏有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,只要英吉利人不插手,他们海军足以封锁海面。

  另一条就是陆上,如果法国人不想招惹大明,完全可以让出一条路,或者在他们控制的海域内放明军船队过去。

  世界第一的殖民帝国的荷栏有一个致命的弱点,他们在欧洲本土没有足够广阔的战略纵深,几十万明军过来,要是挡不住一个星期之内全国就会沦陷,跟法国人搞好关系太有必要了。

  明军还没来就搅的欧洲局势动荡,腓力四世下令前线军队原地修整,等明军到了一起进军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在明朝内部,全军比武大赛占据各家报社的头版头条,自曹变蛟折子送来,朱由检一在为全军比武造势。

  比武的消息很快传遍帝国各省,各地赌坊都开了堂口,让客人下注压哪一军团。

  赌场把各位军团长的籍贯背景都调查出来了,从领军的将军就能看出下边的兵什么样,如汪乔年、金国凤这几个偏向文官更多的军团就不被人看好,赔率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