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14章目标达成





  太康伯张国纪,开封人氏,四十上下,此人是父凭女贵的典型人物,只有秀才功名的他几乎不可能涉足京师朝堂。

  天启元年,其女张嫣选中贵人,她才被选为中军都督府同知,后被封太康伯。

  魏忠贤与客印月忌恨张皇后的时候,他也被设计谋陷,放归故乡,一直到朱由检即位,才赦免加在张国纪身上的所有罪行。

  作为一个伯爵张国纪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,唯一要说就是生了个好女儿。

  宫门之外,张国纪仰头等着进去通禀的太监回来,他仰着头,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,他虽然没什么本事,可他有好女儿。

  女儿被立为皇后的时候他家门槛都快被拜访的达官显贵踩平了,天启皇帝薨了之后,家门才冷清下来,一个过了气的皇后已经不能给张国纪带来什么荣光了。

  可所有人做梦都没想到,这个过了气的皇后并没有向他们预想中的那样失势,天子对她敬重有佳。

  张国纪再次成为河南地界的风云人物,别说地方官了,就是见到开国功臣之后的世袭罔替的大公爵他都挺直腰板。

  脚步声由远及近的响起,张国纪抬眼一看,先前去通禀的小太监带着一个穿着白衣的年轻男子回来了,看到白衣男子的装束心里不免有所轻视。

  时间紧急,朱由检随便挑了身白衣穿上,腰间用布带系着,一头长发随便用发箍箍着,虽然简单原始,却也戴发冠舒服多了,简单的束发方式和清秀的长相配着一身白衣,有种出尘之感。

  皇帝也不是随时随地都穿龙袍的,龙袍只会在出席正式场合时穿上龙袍,更多时间皇帝穿什么都随意,明太祖朱元璋平日里更是穿着普通汉子的衣服批折子,比如朱由检大多数时候都穿一身赤龙纹章袍。

  朱由检笑着迎了上去:“太康伯远道而来,真有失远迎了。”

  张国纪瞪眼瞅着眼前的朱由检,有些不太相信道:“你是?陛下?!”

  朱由检摆摆手,“叫陛下那不外了么,都一家人了,叫德约就行。”

  “不敢不敢。”张国纪连说不敢,“臣何德何能感让陛下出来迎接。”

  “太康伯这边请,咱到文泰殿说话。”

  朱由检拉着张国纪的手,带他走进宫内,熟络道:“国丈大人,您怎么也不打个招呼就来了,您提前吱应一声,咱就派人接您去了。”

  ‘您’的敬语和示好的态度让张国纪极为受用,俩人跟相识多见的朋友似的,手拉着手,“哪用那么麻烦,贤婿有这份心就够了,我这次来主要是看看我那不成器的女儿,她在宫里肯定没给陛下添麻烦。”

  朱由检笑着摆摆手,“哪里,皇嫂对朕影响极大,昔日阉党作乱,是嫂子力举我为帝,皇嫂之恩,朕从不敢忘。”

  俩人一个捧,一个听,谈笑间便已来到文泰殿。

  落座后,张国纪这才想起来问自己女儿,“贤婿啊,宝珠现在何处?”

  “国丈,宝珠是?”

  “就是咱家嫣儿的小名,她娘给起的,除了我跟她娘没人知道。”

  朱由检亲手倒了杯茶送到他跟前,“应该在慈宁宫吧,朕已经派人去寻她了。”

  就在两人说话之际,大地猛烈颤抖,交泰殿内的各种装饰品颤抖碎裂,几个太监宫女慌忙地跑进来说:“陛下不好了,地龙来了!”

  “慌什么,太康伯跟朕走。”朱由检的安然让宫人们都安静下来,天子都不急,他们急个什么。

  带着张国纪走到乾清宫,金吾卫们持戈肃立,丝毫不为所动,京畿每年都得震个一两次的,他们早就见怪不怪了。

  紫禁城殿宇坚固,地震根本无法摧毁,紫禁城的宫殿上一次被摧毁还是天启大爆炸时,相当于小型原子弹爆炸的冲击波才摧毁了一部分紫禁城的殿宇。

  慈宁宫内,张皇后在几名宫女的簇拥下跑出宫殿,朱由检迎了上去,刚要说话,张皇后看到张国纪不禁大惊,“爹,你怎么来了?!”

  “来看看你,另外有事跟你说。”

  朱由检:“等地震很平息再叙吧。”

  地震持续了十几分钟才停下,朱由检要去尚书台等户部把损失报上来,宫人们把宫内震落的装饰品收拾好后,张国纪和张嫣回到慈宁宫里。

  有宫女奉上冰凉清爽的荔枝、葡萄,张国纪拿着几个荔枝,一边剥壳一边在殿内走动,嘴里啧啧称奇,不时拿起装饰品把玩观看。

  殿内的一切极尽奢华,法兰西的餐具,波斯的地毯,英吉利海峡采下的粉色珊瑚,教廷的黄金圣典,随便一样东西拿出去都价值不菲。

  这可是太后寝宫,要不是有个好女儿他这辈子都进不来,“到底是太后寝宫,这把手都是真金,宝珠啊打小就有算命的跟爹说你有贵人之姿,爹当初还不信,现在确信无疑了,你是天生贵女啊。”

  张国纪走了一圈坐到桌边,把吃完的荔枝核放到一边,拿起一颗葡萄送进嘴里,“宝珠,陛下那人不错,爹来时陛下亲自到宫门迎接拉着爹的手到了交泰殿,人也好说话,你这眼光不错。”

  “爹,你说什么呢。”张皇后嗔道,“我和陛下…我一直都把他当弟弟看。”

  “傻丫头你以为爹说什么,爹说你选了个好皇帝,就拿咱老家来说,要不是有朝廷赈济灾民,只怕早就生出乱子了。”

  “那倒是。”张皇后对自己当初的眼光也很满意,“不说这个了爹,你怎么来京城了,家里怎么样?”

  “主要是来看看你,咱家情况还好,咱家乡就不咋样了,老天不开眼,粮食年年欠收,一些有本事的去工厂里做工了,没本事只能挖野菜、采药什么的勉强度日。

  你爹我临来的时候在家乡的不少人都托我跟你说说,让天子在咱老家招一波兵,就是去欧罗巴州都行。”

  “这个不太好办,军国大事我做不了主。”

  “不用你做主,你跟天子说一声就行,只要当兵他们去哪都行,全家跟着都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