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17章扫荡成果





  连着几天,城外不太平,城里也不太平。

  为了在朱由检面前盖过刺客潜入内府的事,所有在广岛府的明军发了疯似的扫荡。

  城外东夷人的村庄多被焚毁,大批无家可归的流民只能饿死在荒郊野外,大片尸体无人处理,倒是养肥了那些鸦雀。

  广岛城里明军冲进东夷人开办的酒馆、妓院铺等场所抓人,把城里弄的鸡飞狗跳的。

  搜查出的财货都被封存入库,东夷人开办的这些场所无法大明提供太多税赋,完全可以查封,再由大明商人取而代之。

  几天下来成果也是喜人的,城外搜出七千多斤粮食,一千多个东夷美女送进广岛城里教纺司开办的妓院为妓,超过一万个东夷男子被迫切想在皇帝表现自己的明军士兵砍下脑袋。

  城里查封一百多间商铺,经营店铺的东夷商人以哄抬物价罪被送进大牢枭首,一些胆敢反抗的,家人罚为奴隶,有点姿色的都送去教纺司了,没姿色的一部分送去挖矿,一部分卖给欧洲商人,欧洲人有一套成熟的调教奴隶的流程,完全可以驯服矮小的东夷人。

  负面效果也不是没有,朱由检想出去看看古代东夷人的市井画面都看不到,因为扫荡的影响,广岛城的几条商业街道都临时关闭了,民众只能待在家里等着这段时间过去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距离刺客潜入内府过去的第七天,朱由检再次踏上远洋的行程,这天一大早,广岛府的几个步兵团就将街道封锁。

  从城门到港口的官道上尽是披坚持锐的帝国士兵,士兵手里的金属兵器磨得闪闪发亮,铠甲也是新近更换的。

  他们脚边放着扫荡来的粮食和跪在地上的东夷娘们,随便挑一个都是很可啪的妹子,除此之外的就是用人头筑成的京观。

  一万多颗人头铸成的京观上插着大明旗帜,隔着几百米远看的话就是个紫黑色金字塔,上边插着一杆旗。

  马车里的朱由检靠着车壁,把手搭在薇薇安羸弱的肩头,满是自豪的对她说:“看,这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。”

  薇薇安看清京观的模样都快吐出来了,人头上满是狰狞的面孔,她不敢想象这些人死前经历了什么,朱由检这么一说更让她作呕,啊的一声吐在朱由检身上。

  短短两秒钟,朱由检腿上都是她的呕吐物,朱由检眉角颤了两下,深吸一口气,摸摸她的小脑袋对她一笑:“没关系,爸爸爱你。”

  “你可真恶心。”

  吐完后薇薇安好受了很多,看着朱由检锦制龙袍上的呕吐物没好气的对他道:“这是你活该,你看看外面那些因你而死的人。

  你的士兵就为了在你面前有所表示就杀了这么多人,你要不来那些人就不会死,那些女人也不会家破人亡沦为妓女,还有那些粮食,你们不缺粮食,你们抢走了这些粮食要饿死多少人啊,你应该被送上断头台!”

  声音中充满了愤怒,这次她不是单纯的抱怨,朱由检沉默片刻道:“闺女你信不信,如果是法军控制了这里,他们对待原住民的手段不会比我们客气多少。

  死的这些都是东夷人,几千年来他们一直派遣使者到我们国家学习,学习完之后就挥军进攻朝鲜,你看到这些死在我军刀下的东夷人,却没见到死在他们刀下的朝鲜人,他们在朝鲜境内进行了几十次大屠杀,没有我军援助朝鲜,朝鲜人早被他们杀光了。

  要说送上断头台,东夷人才应该被送上断头台,野蛮的中世纪,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,闺女啊别再想什么世界和平了,不可能的。”

  薇薇安默然,来到明朝后她除了研究音乐就是研究历史,一个皇帝对外扩张的理想她能理解,但她不支持朱由检对外做的一切。

  了解历史自然了解了明军抗日援朝的战争,见她沉默朱由检继续说道:“之后我们会到菲律宾,你该看看西班牙人是怎么对待的殖民者的,这个世界不需要同情,需要的是统一。”

  马车很快到了码头,朱由检下了车马上有侍者奉上毛巾为他擦拭腿上的呕吐物,下了车的朱由检一脸阴沉,把汤九州叫到一边。

  很多欧洲商人都来送行,也有些想跟着朱由检的船队一起南下去大员,朱由检下车后的一举一动都被他们看在眼里。

  在他们眼里,明朝皇帝把领头的将军劈头盖脸的训斥着一顿,那位叫九州.汤的明朝将军连连低头道歉。

  他们没听到朱由检说的是:“汤九州,以后这种形式主义不能再搞了,扫荡自己偷摸的扫,别让这帮洋鬼子看见,朕还想当这世界的和平大使呢。”

  汤九州连连点头:“是是是,陛下教训的事,以后再扫荡决不让这帮洋鬼子看见。”

  朱由检气的跳起:“还有,那些负隅顽抗的小鬼子不用跟他们客气,他们不是躲进山里了么,那就放火烧山,躲进山洞里就把山洞堵死,还可以在林中泉水源头处下毒,总之朕要一个和平稳定的东夷”

  汤九州点头又是弓腰:“陛下教训的是,之前末将还是太仁慈了。”

  朱由检稳定了下,大口喘着气:“对待原住民这方面,你多跟贺人龙、贺虎臣他们学学。”

  汤九州:“是是是。”

  在欧洲人眼里,朱由检是对沿途看到的一切表示愤怒,多少挽回了一点形象。

  远洋航行的食物和淡水都装上船了,船只也事先检查过,朱由检登上顺天舰后,船队出发向南方海域驶去。

  顺天舰的汽笛声呜呜作响,船上的烟囱往外喷吐着黑烟,舰队的水兵们招手向在东夷的同胞们告别。

  朱由检站在船首,看着越来越小的港口,他对东夷现状很满意,对接下来的旅程更期待了,下一站是大员,他已经等不及看那里的高山族人是如何生活的了。

  听说那里的建筑多偏向西方风格,他已经等不及要去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