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78章他的奋斗





  欧亚大陆因为威德尔的愚蠢在战争边缘徘徊的时候,在大明帝国本土,朱由检的旷世大作《他的奋斗》经过他的草稿,翰林院的美化精编终于出版了。

  这可是皇帝陛下的亲笔大作,刚上市的第一天就占据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,在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就算是乡下老农也知道皇帝陛下出书了。

  看完报纸的帝国百姓们赶紧来到附近的书店想买上一本看看,看看他们的皇帝陛下写了个什么出来。

  所有书店无一例外的都在发行当天向出版社订购了大量《他的奋斗》,更有甚者直接订购了一个库房的。

  上架当天买书的百姓挤满了书店,书店掌柜笑的合不拢嘴,库房里的存书半天就卖光了,买到书的百姓回到家里慢慢欣赏,没买到的只能去下一家书店。

  大部分书店开门不到一个时辰就在门口挂上‘《他的奋斗》已售罄’的牌子。

  到了晚上还没买到书的百姓只好厚着脸皮跟邻居一起看,百姓们想看看皇帝陛下写了个啥,看完之后的感觉还是:这写了个啥?

  书上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架空的时代背景,对大明的百姓来说这种架空流的书籍不被主流文化接受,如果不是皇上写的,光是这个题材就教人看不下去。

  勉强接受的百姓们看懂了书上的主线故事,写的是一个叫元首的不得志的画家几次报考帝国美术学院而不成,最终投身战场,在战场上被敌人的毒气伤了眼睛。

  在医院里迷茫了一段时间见到了战争后国家的惨相,开始决意从政,发展自己的党派,在一间啤酒馆里他的起义被镇压了。

  在监狱里他发愤图强,扩大影响力,一步步控制国家,让一个经济凋敝的国家成为世界一流强国,然后元首发动了战争。

  书籍上架的几天之后市场风评就出来了,评论几乎全是中评偏差,书中所写的内容完全与时下潮流相悖。

  这本书的作者要不是皇上,单凭里边的内容就足够将作者定个图谋不轨的罪名。

  民间风评不好,书籍销量呈断崖式的下降,老百姓把书放在家里全当个纪念。

  反倒是帝国军事学院将《他的奋斗》一书引为军事教材,学员兵们对书里的世界非常感兴趣。

  书里很多武器和战术策略让他们受益良多,虽然在他们看来书里那些坦克、战机、每分钟能发射几十发、甚至几百发子弹的枪械都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世界。

  紫禁城,御书房里。

  朱由检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精修过的作品,对自己这份作品还是相当满意的,他相信未来的人们一定能接受他的作品。

  把书放进抽屉里开始今天的工作,他不喜欢在书房里做工作,但最近养心殿的房梁要修葺,他暂时在御书房里办公。

  一直冷寂的御书房因为他的到来而的热闹起来,打开折子。

  第一本是户部送上来的折子,户部拟定裁剪南京冗员89人,其中吏部主事2人,户部库大使5人,兵部主事2人,会同馆大使2人,工部侍郎1人,主事3人。

  都察院御史7人,照磨1人,通政司经历1人,大理寺左右寺丞各1人,翰林院、詹事府、国子监、光禄寺署等衙门也都进行裁员。

  裁剪多余官员是好事,这事无可厚非,省的一群官员高居庙堂,任万民供养,一天无所事事还以国之栋梁自诩。

  刚批完这本折子把折子放到一边,朱由检陷入思索,随着科技发展,帝国的首都越来越不可能被攻陷,两京制度已经变得有些多余了。

  他开始考虑要不要裁撤在南京的六部官员体系,就在此时一名小太监快步进来禀报道:“启禀陛下,兵部陈尚书有事求见。”

  “让他进来。”

  “是。”

  没多久,陈子龙气宇轩阿昂的走进御书房,躬身一拜道:“启禀陛下,刚从东夷传来的消息,东夷倭寇造反,反贼数以十万计,甚至打下了一座城镇,屠我朝百姓10582人。”

  朱由检笔锋一顿,旋即笑道:“海岛倭寇最后的疯狂罢了,领头的是谁?”

  “回陛下,是一个叫天草时贞的家伙,他今年刚27岁,其父天草时秀是肥前国天草郡天草城城主,一个切支丹教徒,先后臣服于大友宗麟、龙造寺隆信和锅岛直茂。

  东夷关原会战时属西军,侵袭加藤清正的领地,战后被没收了领地,迁居肥前国岛原郡为民,天草时贞是他第四个儿子,奏折上说天草时贞相貌俊美,举止高雅。

  东夷灭亡后他蛰伏于山林之中企图恢复天草城的基业,地方官府一直在注意他,没想到他不声不响拉起这么大一支队伍。”

  朱由检面无表情的吐出一个字:“剿。”

  刚说完突然想起什么忙问道:“你说他是个什么教徒?”

  “回陛下,切支丹教。”

  “这什么教,小鬼子不都信神道教的么?”

  “回陛下,切支丹教就是天主教,东夷人如此称呼天主教的,在东夷,信奉天主教的这些大名会在领国内致力传教以及保护信众。

  在以九州岛为中心的地区较常见,大友宗麟、有马晴信及高山重友等人均是切支丹教,哦不,都是天主教徒。”

  朱由检冷冷一哂,“小鬼子还玩洋的,让汤九州剿,剿不了就让他自刎于军前,朕另派良将去剿。”

  “是,臣告退。”

  陈子龙退下了,朱由检继续埋头处理永远也处理不完的折子,第二道折子是陈子壮转送的。

  折子上说钦天监一个叫汤若望的洋官在官署内传播天主教,御马监太监庞天寿等人受洗入教。

  他希望谋取天主教在各省的合法地位,奏请朱由检赐“钦褒天学”四字。

  别的不说光是在宫里传扬天主教义就是朱由检有些不能接受的,还妄想恢复天主教在帝国的合法位置,要是给天主教恢复了,已经罢黜的佛教是不是也要恢复?

  恢复一个天主教,到时候什么牛鬼蛇神都蹦出来了,作为为数不多的能让他记得的历史人物,朱由检对他还是手下留情的。

  只在奏折下边写下‘驳回二字’就放到一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