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841章内忧外患(1 / 2)





  在大兴看到了他的子民在冰天雪地里受苦的画面,朱由检心里刀扎似的难受,在大兴县他打从下了马车就没再回去过。

  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,在外面冻了一整天又走来走去,当晚回到紫禁城的时候还没什么事。

  第二天就病倒了,高烧不退,张皇后来到乾清宫照顾他,降温的冰巾换了一条又一条,急坏了宫人和太医院的将太医们。

  朱由检第一次因自己生病而放弃早朝,以前他就算生病也不会耽误早朝,最多是早朝上他少说话而已。

  现在居然能因病辍朝,朝臣们心里又担忧起来。

  之前董小宛病了,死了,朱慈烺病了,也死了,现在轮到皇上了。

  万一皇上挺不过起来,连唐诗都没学完的朱和浔岂能担负帝国重任?

  幸好,朱由检的高烧持续了两天便退了,朝臣间的恐慌却并没被压下去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上的脸色是越发憔悴了。

  朱由检这一病,像是又老了好几岁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时间转眼来到五月,大明北方各省的大雪终于消融了,路面也已风干。

  在西北方的东欧平原上却又是另一番情况,冰雪虽然消融了,但雪水并未风干。

  中世纪欧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很差,法国、西班牙的情况能好一些,经济本就不太好的俄国就很糟糕了。

  冰雪消融后,路面成了烂泥坑,人在上边行走都很困难,更别说自行车和装甲车了,这种情况对俄军有利,对明军不利。

  明军也没趁这个机会进攻,没了机动化步兵师的协同,强攻伤亡太大。

  在俄国东部的乌拉尔山脉的指挥所里,莫罗佐夫期盼了几个月,终于得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兵员补充,虽然他手里的兵力分散开让显得捉襟见肘,但你总比之前强的多了。

  在铺着柔软波斯毛毯的木屋里,莫罗佐夫围着战术地图思考着战局,冬季迟滞了明军的进攻,给了他补漏的机会。

  他不算身经百战的将军,却也能选贤任能,什么人适合做什么事他心里都有数。

  他现在担心的还是南方,乌拉尔山脉以南有几百公里的平原地带,他担心明朝人的南方集团军群会突破那里,但他也办法。

  他们的兵力太少,要防守的地区又太广阔,他只能干看着而无可奈何,作为俄国东部职位最高的指挥官,莫罗佐夫对这场战争的胜负也不抱什么侥幸。

  这场战争唯一的变数就是朱由检,如果朱由检早点死,这行战争对俄国而言就还有希望。

  他从没这么迫切的希望一个人快点死,跟他有他同样想法就是克里姆林宫里的阿列克谢。

  这一个冬天,他想方设法也没能凑够军饷,十个新兵走进军营能出来的只有六个,再送到战场上,战场上恶劣的环境又让他们毫无斗志。

  刚走出新兵营的俄军士兵因为军部拖欠军饷,本就有所不满,再到恶劣的环境里驻守,没准哪天明军又打过来了。

  他们的情况还是好的,阿列克谢为了让他们坚持完训练把钱都用来给他们发军饷了,老兵的军饷到现在还没着落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