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5章(1 / 2)





  听说雪丹珍被送去郊外的温泉庄子,雪春熙有几分惊讶,更多的是不放心:“六姐姐身子骨单薄,京郊离着不远,却是一路颠簸。”

  “七姑娘放心,皇上派了两位御医跟着,一位是一直在六姑娘身边,方子大多出自他手。另外一位擅长医治不足之症,是皇上特意让属下广招良医,好不容易找来的。若是七姑娘不放心,属下把太医院的御医都叫来,让国师亲自挑选?”

  顾青说到这个份上了,雪春熙自然没有异议。

  她感激地看向封应然,开口道:“多谢皇上,让皇上费心了。”

  “哪里,国师的事就是朕的事,何来费心二字?”封应然摆摆手,又蹙眉道:“只是七姑娘如今成了国师,不能轻易离开京中,恐怕要委屈七姑娘,这些年也不能亲自去探望六姑娘了。”

  雪春熙心下也有些舍不得,只是雪丹珍在温泉庄子里能够好好养病,把身子骨调养好,这比什么都重要:“等六姐姐好些了回京,我也能见着她。只要六姐姐能好,这就足够了。”

  顾青一直低着头,没敢看雪春熙,就怕自己的神色会露馅。

  幸好雪春熙也没仔细打量他,只笑着问起蔓霜:“她还好吗?没再闹腾着要进宫来吧?”

  提起此事,顾青就头疼了:“蔓霜一直想要进宫继续跟在国师身边,原本属下想着她跟国师姊妹情深,骤然分开的确舍不得,偶尔进宫跟国师见面,得了皇上允许也是可以的。”

  他脸上带着喜色,小声道:“只是昨天蔓霜说是不舒服,属下得了皇上的恩典请了御医进府,蔓霜她有喜了,只是身子骨有些弱,这几个月不好再出府走动。”

  “这真是天大的喜事,”雪春熙听了,脸上满是欢喜的神色:“没想到这丫头也要当娘了,还真是够快的。”

  她替蔓霜高兴得很,只是手边没什么能送给蔓霜当贺礼,急得团团转。

  高塔上的东西都是封应然置办的,全是他的,哪里能胡乱送人?

  封应然看着她急得走来走去,小脸满是苦恼的样子十分有趣,轻笑道:“朕已经赏了东西,名义上是跟国师一并赏的。”

  “那怎么好意思,”雪春熙赧然地笑笑,又见顾青递上赏赐的单子。

  只有几样是好兆头的名贵玉器,其他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,是蔓霜用得上的。

  “顾叔要当爷爷了,置办了不少物件,连稳婆和奶娘都开始物色了。”

  封应然提起此事就忍不住好笑,这才刚怀上就急着找稳婆,也算是京中头一份了。

  雪春熙听了,好笑道:“管家怕是盼着这个孙子太久了,忽然来了,可不就紧张了?”

  顾青苦着脸,无奈道:“如今蔓霜就是府里的瓷娃娃,谁都碰不得。就连属下想亲近亲近,也得被老爹赶到一旁去。说属下一介武人,手上没个轻重。”

  蔓霜好歹是他的妻子,如今又有身孕,自己小心还来不及,哪里敢伤一根毫毛?

  偏偏老管家比顾青还紧张,身边的丫鬟也是打醒十二分精神,别说靠近,就连坐在一起用饭也得隔着一张镯子,顾青目光里满是幽怨,都没能打动得了自家老爹。

  “国师评评理,怀胎十月,难不成属下近一年都不能靠近蔓霜一步了?”

  这让他如何能忍,从昨天到今天自己苦得就快要哭了。

  雪春熙同情地看着顾青,只是也没什么好办法。

  封应然挑眉,笑道:“朕会写信跟顾叔说一声,只怕蔓霜也是念着你的,总不能隔开你们两人。她怀着孩子可不能不高兴,回头再送一个擅长这些的御医过去。”

  “谢皇上,”顾青喜滋滋地谢恩,他原本就是为了转开话题,免得雪春熙一直追问雪丹珍的事,没想到居然有意外之喜,不由满脸笑意。

  等他走了,雪春熙不由羡慕道:“顾将军待蔓霜不错,这丫头没看错人。”

  顾青已经被封为一品将军,依旧不骄不躁,也没嫌弃蔓霜的出身,反倒对她更好了。

  如今因为不能亲近蔓霜而到皇帝面前哭诉,这样的臣子估计他也是头一份了。

  不过也能证明,顾青压根就没当封应然是外人,这才会说出此事。

  毕竟家丑不能外传,这话透出来,可是要被人笑话的。

  “蔓霜是国师的身边人,又是当作妹妹一样疼爱,他要是敢待蔓霜不好,不必国师出手,朕第一个就饶不了顾青。”

  听了封应然的话,雪春熙笑笑道:“也是,有皇上在背后撑腰,我和蔓霜就能狐假虎威了。”

  “要是谁敢欺负国师,只管告诉朕就是。”

  雪春熙听得好笑,摇头道:“我住在高塔上,又有谁能欺负?”

  就算想要欺负,也得爬上高塔来才行。

  说到这里,她不免有几分好奇道:“最近上塔的文臣一天比一天少,今儿居然没看见一个上来,莫非真是放弃了?”

  雪春熙总觉得这些文臣被先帝宠得厉害,看不清自己的位置,尤其几个老臣是钻了牛角尖,恐怕不会就此善罢甘休。

  封应然当然知道这些老臣不会轻易放弃,不在意地道:“无论做什么,朕只管等着接招就是了。”

  收拾这些老顽固就得慢慢来,让他们心服口服,以后才能为自己所用。

  所以封应然也不介意他们使劲折腾,反而是闹得越大越好。

  第一百三十六章 惊吓

  雪春熙在高塔上呆得闷,但是有封应然陪着倒也不觉得寂寞。

  只是能看看热闹,自然不会错过的。

  她还以为文臣会闹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来,直到看见四个年轻文臣抬着一顶软轿,上面坐着一个老臣子,不由目瞪口呆。

  封应然不让人把奏折捎上来,索性老臣就说服四个年轻文臣抬自己上来。

  可怜这些年轻文臣都是老臣的学生,拒绝不了,特地在府里练了好几天,以为万无一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