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八十四章 雄才大略(1 / 2)

第八十四章 雄才大略

第八十四章 雄才大略

我只得暗自苦笑,没想到这徐福表面穷酸,实际在秦国拥有如此威望!

两个时辰之后,我从城外赶回了徐福住处,怀里揣着两瓶上好的美酒,不是战国版,而是将来版的,也就是说,我怀里抱着的美酒,实际上是2000多年以后才会出现的,陶瓷瓶身。

疑惑的看着我慢慢的从怀中取出酒瓶,徐福的眼中立即发出惊奇,迷惑的光芒。

当我打开酒瓶,一股酒香立刻蔓延开来,充满着小屋,徐福瞪大了眼睛看着我把酒倒进酒壶。

我微笑着说:“先生请品尝”

徐福却好像没有听见我说的话,战战兢兢的起酒瓶,认真的,翻来覆去的看个不停,一边看,一边嘴里边说着:“宝贝!此物(它自然不知这叫做瓶子)质地如玉,玲珑剔透,图案绘制,巧夺天工,实乃价值连城的宝贝啊!不知先生从何得来?”

我故作神秘的说:“此物得来极易,至于从何而来,实是天机不可泄露”

徐福连连说:“那是,那是”

我偷偷的乐,不就是个酒瓶吗,这价值连城了?

实际上也的确如此,因为工艺,就这陶瓷酒瓶,图案优美,色彩艳丽,是这个时期的任何一个工匠都无法绘制的,并且胎质如玉般玲珑剔透,在烛光下泛着淡淡的白光。

恐怕那个时候的玉工艺品都没有这么精美。

”此乃宝贝,其中所装之物堪称琼浆玉液。

徐福这才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杯子中的酒浆,仔细的打量片刻,然后鼻子凑近酒杯,悠悠的嗅了嗅。

“色如琥珀,味如甘醴,香味扑鼻,沁人心脾,此物只应天上有啊”

徐福感叹道。

我嘿嘿笑着说:“三杯下肚,虽神仙不可胜比也”

谈笑间,酒已经炖好了,酒香飘满小屋。

徐福拿起酒瓶,迫不及待的倒了一碗,端起来就喝。

我摇着头笑笑,没有制止,因为徐福手中拿着的是一只小碗,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“盏”,倒满了,也就是二两出头,徐福不知这酒的厉害,用喝黄酒的方法喝着高度的白酒,我倒是有戏耍之心,看看这徐福酒量到底如何。

烈酒入口,徐福微微的皱了皱眉头,但还是一仰头,整杯酒就顺着咽喉而下,徐福吐了吐舌头,然后眯着眼睛仔细的感受着这白酒在自己腹内的反应。

突然,他猛的张开了眼睛,吓我一跳。

谁知他大声呼道:“如火焰入喉,滚烫如汤,好爽,好爽啊!哈哈哈哈,真乃琼浆玉液是也。”

我连忙给他满上。

未曾想到,这次徐福倒是没有一口喝干,而是轻轻的抿了一小口,咽下肚去,然后砸吧着嘴,在哪里仔细的体味。

我靠,这人喝酒都快喝成精了,只是一小口,就懂得了这酒的喝法。

徐福望着我说:“妙哉,秒哉,此酒虽冷,可喝到腹中,若汤过腹,舒服至极,所以,只能慢慢品尝,方得其中滋味也”

他的话早就勾起我腹中的酒虫,也迫不及待的给自己斟满一杯,迫不及待的一饮而尽,仔细体味徐福所说的妙境。

果然,这酒随我穿越而来,居然多了几分‘历史沧桑’的感觉,。

徐福想必是正宗的酒鬼,遇到这‘千年佳酿’,居然也是不顾一切,陶醉在这酒香之中不能自拔。

喝了几杯,心中居然莞尔。

想起前世每逢酒场,人们大多要计较酒的年程,年程越久的酒就越受欢迎,因为大家都知道――酒是成年香,年代越久的酒就越有韵味,喝到口中甘甜醇厚,咽到腹中如温汤熨肠,最关键的是不上头,只要不贪杯,第二天依旧神清气爽。

一时间,饮陈酒之风盛行,八年、十年、十五年、二十年,百年‘老酒’层出不穷。

据说,国人一年喝掉的白酒跟洞庭湖当量。

酒厂一天要出多少卡车的十五年陈酿?

殊不知,哪来那么多的老酒供国人挥霍,大多情况下实在是自欺欺人,也是便宜了那些造假酒的商家。

言归正传,话说徐福喝到得意之处,每喝一口就在哪里摇头晃脑,不一会,就醉意盎然了,得意的边跳,边唱着我听不懂的歌曲。

两瓶酒很快被我们喝了个一干二净。

一切酒后琐事,不再细表。

三天之后,徐福和我共同上殿,奏请秦王,准备出海事宜。

秦皇传令,召集能工巧匠,倾国之力,紧锣密鼓,夜以继日,打造出海大船。

又举国动员,挑选童男童女各五百,打算进贡给海上仙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