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夫人她精通茶艺第83节(2 / 2)


  出列上表者,静默的等着宣帝这阵咳嗽声停歇。

  宣帝饮了一口茶, 压住了咳嗽带来的疲惫,方才开口, “你继续……”

  说话之人, 正是兵部尚书王致和,“北廓虎视眈眈, 数年来一直想要进犯我大楚边境, 去岁时, 北廓天灾不断, 粮食欠收, 边境百姓不知多少被北廓人抢杀,臣以为北望山铁矿尘封数年之久, 而今正是重启采挖,铸造兵器, 以备不时之需。”

  他话音刚落, 朝臣自是面面相觑, 北望山铁矿是大楚境内最大的铁矿不假, 可废太子葬身北望山后, 宣帝便下旨封了它, 十余年过去, 从不曾有人提及过。

  而今日, 已经是第二回 提及。

  第一回 是……

  宣帝抬眼看向站在右下的沈遇,“不止妖人会逃进北望山,尔等也盼着北望山铁矿重新开采……”

  “锻造兵器,抵御他国进犯,确是当务之急……”

  “朕只问尔等一句,尔等可有私心?”

  朝臣们神色俱是大变,齐刷刷的跪下道起了罪。

  宣帝敛目,虚抬手道了一句,“起身吧,朕不过随口一问,尔等不必多想。”

  他又问向小朝开始就一言未发的柳三思,问道:“柳卿,你以为当派何人前去督山?”

  柳三思出列,上前一步方道:“臣以为当由百官举荐德行兼备者,方可前往北望山行督山一职。”

  这个问题由宣帝抛给柳三思,而柳三思又抛给了百官。

  宣帝沉吟片刻,方道:“可。”应准了柳三思的提议。

  小朝会散后,宣帝又留下柳三思还有御史台几人说话,其余官员悉数退出殿室。

  沈遇刚离了紫宸殿行上二十余步,却又听得身后有人唤他,“沈大人,请留步。”

  他停下脚步转身看去,唤他之人乃奉章大监宁岚,生的是一副身形消瘦,白净无须,却又从来是一副笑模样,他道上了一句,“陛下传见。”

  沈遇垂眼,陛下方才未曾留他在御前,而不到一炷香的时间,便改了主意。他道了一句“有劳”便随着宁岚往回走。

  宁岚不着痕迹的打量着沈遇,自殿前司都指挥使一职由裴继斐继任后,沈遇一同从前般不见锋芒,半点儿不见其生怨,其心思城府乃常人难及。

  还有些距离,宁岚笑着闲叙家常,“听闻沈夫人今日入了宫,教授六公主香道。”

  他不着痕迹的打量着沈遇神色,在他话音落下的一瞬,沈遇常年淡然处之的脸上,看向他时,竟然多了些许笑意,“是有此事。”

  “只是我心中多有担忧,内子生性内敛含羞,若在宫中行走得罪了贵人可如何是好。”

  宁岚从前哪里听沈遇说过这般柔情的话语,不免笑道:“沈大人何必担心此事,素闻沈夫人一向知书达理,端庄持重,哪里就能得罪了贵人。”

  沈遇吁道:“话是如此,我心中却时刻牵挂着她。”

  宁岚心下大为震撼,自打上元节那夜,沈遇抛下伴驾一事,带着沈夫人去城外赏花灯,又夜行前往清水镇开始,便连陛下偶有提起,都无怒意,只是打趣,“朕从前见沈卿,总以为他是少年老成,可见这人呢,年轻时总是会被儿女私情所困。”

  如今看来,传闻非虚。

  说话间,又回了紫宸殿,宁岚收起了闲谈的心思,客气道:“沈大人请进。”

  殿室内,宣帝正在和柳三思等人忆着当年事,不免神情感伤,作为宣帝最看重的长子,先太子自幼便是宣帝开蒙教导,所花心血、倾注的父爱,并非其余儿女所能比,当年他震怒失望,多年过去,却是深夜里回想起时,也会反问自己,当年何至于会走到阴阳相隔的地步?

  而今,即便知晓当年有冤屈,可人已经去了,他再是后悔伤心又有何用?

  柳三思徐徐劝道:“陛下,斯人已逝,先太子生性纯善,他定也不想见到您如今还为他多有伤心。”

  沈遇走到屏风隔断前,恰好听见这句,心下哂笑,人已经死了这么多年,仍旧会被人算计,一时好一时坏。

  伴随着宫人一声传话,“陛下,沈大人到了。”

  内书房里声音消去,宣帝抬眼看着人走近又同他行礼,“陛下。”

  “不知您召见臣有何吩咐?”

  宣帝敛目,这几日他身体不好,时常咳嗽便连声音都沙哑了不少,带着几分沉重,“朕有一事想要问你。”

  “当年你父亲亡故于北望山……”

  “一晃,就已经是十余年过去。”

  沈遇目色沉沉。

  “北望山……”

  宣帝长叹一口气,对于沈遇而言,那同样是个伤心之地。

  “朕是想要问你,你可愿任北望山督山一职。”

  柳三思神色微变,督山一职何其重要,陛下方才多未有松口的意思,而今怎会突然问过沈遇?

  不知是他,其它几位朝臣也是频频看向沈遇。

  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一人身上,沈遇垂着眼,恍若未觉,只道:“北望山关系着国之命脉,关于社稷百姓安危,臣资历尚浅,不堪此等重任,还望陛下令择贤能之辈。”

  竟是没有犹豫,婉拒了。

  宣帝看向他的目光就多了一二分审视,片刻后才道:“沈卿不必急着拒绝,回去再想想。”

  沈遇又道:“陛下,臣如今只愿留在上京,守卫上京安稳,心中并无它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