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28节(1 / 2)





  看着它,就跟看到冬日里吃火辣辣的锅子啊。

  秦肃凛扫她一眼,伸手给谭归添茶,“谭公子此次过来,有事情吩咐吗?”

  谭归点头,伸手从包袱里取出一块瓦片,和张采萱家房顶上的颜色浅一些,而且薄些,“我试过了,这种瓦片换上,能够稍微提前一些收成的时间,大概三年能多收一回。你们村算是都城附近暖房最多也种得最好的村子,所以我那拿过来,问村里人愿不愿意换上?”

  张采萱伸手接过,薄薄的一片,“那冬日里岂不是更要费柴火?而且这样的,要是雪下大了,会不会压断掉?”

  谭归叹口气,“没办法,压坏了只能赶紧换上新的。”

  张采萱默然,要是特意让村里人换,只为了三年多收一点,他们指定不愿意。这个平时还得注意着换下坏掉的,要不然得漏雨。

  除非是老大夫那样的房顶,他肯定愿意换。

  说起老大夫的房子,那上面用的瓦片都是村里各家造房子剩下之后他买过来的,后来还是不够,就用了以前张茵儿造房子时,拆掉的那个旧房子的瓦片。再不够之后,当初那老夫妻垮掉的一半房子掉下来的瓦片都把好的挑出来用上了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晚上12点。

  一转眼就要过年了啊,悠然天天不太出门,都没什么感觉,日子过得好快。

  我发现买东西会让人兴奋,虽然钱花了,但还是很高兴。

  ☆、第155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席面

  秦肃凛实话实说, “可能他们会不愿意换, 不过新造的肯定愿意用。”

  不用没办法, 根本没地方买去。

  谭归默了下,“不愿意换就算了。”

  张采萱突然想起什么,问道,“谭公子,你这个薄瓦,收银子吗?”

  谭归理所当然,“当然收, 这瓦片是我找了多年的老匠人研制出来的, 而且现在运到青山村, 路费也要不少,不过我会便宜些,就和你们现在买瓦片的价钱一样好了。”

  如此一来,那些想要买瓦片的人,肯定是买谭归这个了。因为以前那种, 得去镇上拉, 青山村众人这两年造房子, 用的都是以前的瓦片, 村里好些人, 因为瓦片不够,又不想花银子买,干脆把房顶上的瓦片匀了些出来,盖得稀些, 能省出不少来。

  这么一算,如果谭归愿意给众人送到村口,买的人应该不会少。

  看到谭归轻飘飘的说会送到村口,张采萱忍不住问道:“谭公子,现在路上安全吗?”

  谭归默了下,面色也慎重起来,摇头道:“不算安全。”他抬眼看向秦肃凛,“不过你们如果要出去,可和我一起,然后我再让人护送你们回来。”

  去镇上或者都城,张采萱确实想去,但是她不想欠谭归太多。还有就是,他们这样的贵公子,尤其谭归如今还在城郊弄一大片暖房养活那么多人,肯定是碍着别人的眼的,都城中指定有人盯着他。他要是特意吩咐人护送他们安危,只怕会落入谭归的对手眼中,张采萱最不想的,就是成为这些上位者博弈的工具,生死不由自己。如果真是如此,这和当初在周府时又有什么区别?

  这么一想,就在这青山村中,安生过日子其实挺好。

  秦肃凛已经拒绝了,“不了,我们家中不缺什么,没必要麻烦谭公子找人。”

  谭归沉默,“这两年已经比前两年好多了,收成也多,只是桐城那边的收成不如以前,都城郊外的灾民还不肯散去,外有异族虎视眈眈,内有各地方山贼时常作乱……”

  总之一句话,外头很乱,有些地方的地没有人种,所以南越国粮食不够吃,物价居高不下,始终没办法恢复以前的日子。

  谭归离开前,再次询问他们要不要出去,张采萱两人都拒绝了。

  谭归上了马车,掀开帘子问道:“那你们有什么东西想要让我帮忙带的吗?”又补充,“如果我没空过来,会让运瓦片来的车夫帮你们带。”

  张采萱摇头,秦肃凛默了下,才道,“如果可以,帮我带两把药锄。”

  谭归一愣,点头道,“好。”

  随着谭归离去,他可以帮众人拉瓦片到村里的消息随即传开。

  如今村口随时有人守着,可以说不认识的人根本进不来,谭归到来,最先知道的还是村里人,村长自然是最先知道的一波,消息就是他说出来的。那么谭归此次到张采萱家中,就真的是送那盆……花。

  张采萱将花盆搬到了窗户边的桌子上,再三嘱咐骄阳不能碰。走近了仔细看,已经能看到那花朵根部有小小的黄色果实。

  张采萱有些纳闷,她记得红辣椒是先长青椒,然后才渐红,没想到这黄色的是长出来就是嫩黄的。她看了半天,怎么看都是辣椒,想到她种的白萝卜,可能这些植物都有差异。

  老大夫是最先定下瓦片的,他的房顶上的瓦片本就盖得稀疏,如今能买,当然要加些上去。不只是他,村里好多人都买了谭归的瓦片,这里面可能还有些众人对于谭归的谢意在,不过瓦片这样的东西,如今也算是稀缺,村里好多人都盘算着再多造几间暖房呢。

  确实有许多人都想要造暖房,但是好多人都没有地方了,本来各家离得近,除了后院养猪和养鸡的地方,就只有每家院子里留下的菜地。如今各家的菜地基本上都没了,再想要造暖房,是真的没办法造到院子里了,那么……买地呢?

  这些先不论,那边的刘家婚期到了,众人都备了贺礼上门,张采萱也不例外,无论刘承当初如何纠缠婉生,但是他们家也是青山村的一份子,平时还是要相处的。再说了,当下的人,成了亲就没那些花花心思了,当初的进义不就是这样?

  张采萱没有直接去刘家,而且去找了抱琴一起去。

  刘承算起来是四嫂刘兰芝娘家的堂弟,如果张采萱和张家众人关系好,贺礼还得较众人丰厚些,张采萱不管这么多,只和邻居一样,人家送什么,她就送什么。一是四嫂和她关系一般,她也没想和她亲近。二是刘承纠缠婉生的事情让她觉得,刘家人有些难缠,她就不相信,刘承大冬天的跑去给老大夫扫雪,刘家众人不知道。

  抱琴和她牵着孩子到时,村里大半的人都到了,两人找了个桌子坐下,边上还有虎妞,对面坐的都是村里过来的妇人,和她们不熟,但是和虎妞熟,一直都在说最近的瓦片,还有哪家盘算着造暖房的话。

  张采萱和抱琴偶尔也接一两句,那些妇人对她们倒还和善,说话都笑呵呵的。

  只是,饭菜上桌,那几个妇人的面色都不太好看了。如今村里的喜事越发敷衍,但馒头还是每人能吃上一个的。

  这个桌上更甚,没有馒头,只有一盆糊糊,还有一盆青菜,里面夹着几片肉,实在太简薄了。

  边上一个妇人不屑道,“好好的婚事弄成这样,哪里有一点喜气?”边说话,筷子还在碗上敲得叮叮当当,显然很是不满。

  “现在确实难,弄成这样不错了。”虎妞对面的妇人打着圆场。

  “吃!”一开始说话的妇人撇撇嘴,端起碗看向众人,“我看啊,刘家是不想处了,抠成这样,不知道的,还以为是丧事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