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24节(2 / 2)

  而后, 正道一鼓作气,在九华宗和玄玉宫的带领, 天衍门的……呐喊助威之下,如风卷残云一般横扫战场, 将魔修一举荡平。

  ——这一次, 是真的结束了。

  三千年前, 因天地间清浊失衡而爆发的“魔祸”,直至今日, 方才真正告终。

  如果这是一篇西幻故事, 此时舒凫大概会深情朗诵:

  【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完了, 应行的路我已经行尽了,当守的道我守住了。】

  【从此以后, 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。】

  不过,放在此处,似乎也别有一番契合。

  此战过后,五州封印之事大白于天下,“公义的冠冕”迟来三千年,终于戴到了龙族与凤族头顶。

  再也没有人将其斥为“妖物”,人人反躬自省,回首千年,感激与歉疚之情填塞胸臆。

  过去耀武扬威的天玑峰之流,将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,一世不得抬头。

  只是,毁誉也好,荣辱也罢,龙凤已经全然不在乎了。

  或者说,打从一开始,江雪声和五凤族长决意镇魔,又为了根绝后患而选择隐瞒封印之时,他们就从未在意。

  身为天神后裔,他们完成了自己坚守的使命——倾尽一身碧血,维系天道不坠,世间星火相传。

  虽千万人,吾往矣!

  至于接下来的“人道”,就要靠众生自己去走了。

  那将是一条很漫长、很艰辛的道路。

  但他们知晓,并且相信。

  ——在没有“神”的世界里,人们会继续前进。

  在道路的前方,或许难免波折坎坷,但只要抬头仰望,便能看见永恒闪烁的万古星光。

  古老的传说已经远去。

  未来的故事永不终结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战火平息以后,清风吹拂过荒芜的、伤痕累累的大地,从层层堆叠的白骨与灰烬之下,嫩绿的新芽探出头来。

  众修士收殓了战死同袍的遗骨,遵从龙凤之意,没有为他们建神庙、盖祠堂,而是为牺牲者建立了一座衣冠冢。

  用舒凫的话来说,这便是所谓的“烈士陵园”。

  “与其求神拜佛,不如来祭拜他们。”

  她说,“我们能有今日,建立在谁的功勋之上不好说,但一定是建立在他们的性命之上。”

  “人间已负过一次大恩,不能再负第二次。”

  其实,依照她的意思,付出惨烈牺牲的龙族和五凤,也是该享受人间香火的。

  但他们拒绝了。

  最终,龙凤与凡人一样,只是在陵园中占有一个席位,刻写了三千年间所有牺牲者的姓名。

  或许是出于某种私心,江雪声在其中加上了“师春雨”和“柳惊虹”的名字。

  作为“留下之人”,无论如何悲恸欲绝,他们都不能追随逝者而去。终其一生,他们都活在生与死的罅隙之中,一边怀抱着对逝者的思念,一边背负着生者的职责,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去。

  至少最后,江雪声希望他们与故人一起,在传说里安稳地长眠。

  “‘与众生同悲喜,于尘世得自由。’——这是师小楼的心愿,也是龙凤后裔中许多人的愿望。”

  “如今,他们只想走下神坛,到广阔无边的天地中去。”

  江雪声告诉舒凫。

  “说来惭愧……在我们之中,反而是心性最单纯的不愧,最先做到了这一点。”

  虽然小紫鸭有点憨。

  ……好吧。

  不是“有点”,是憨得天崩地裂,闻者震颤,见者懵逼。

  不过,憨鸭有憨福,也许这就是所谓的“大智若愚”吧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这一战之后,舒凫伤筋动骨,几乎全身的血都换过一轮,被各路亲友结结实实地按在病榻上,足足将养了数月之久。

  在百无聊赖的养病时光里,通过水镜和众人闲谈,各方消息源源不断地从她耳边掠过,像是一本飞快翻页的书。

  *

  饕餮魔君死了。

  那一日,橘猫大黄英勇地与他搏斗到最后一刻,用血肉之躯挡住了那张噬人巨口,一只猫爪几乎被生生咬断。

  与此同时,鸿鹄灵火熊熊燃烧,烧穿了饕餮刀枪不入的皮肉。就在饕餮挣扎嘶吼之际,萧铁衣的刀光如银河飞流直下,斩断了他沉重的头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