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65节(1 / 2)





  这十多年,他们也从这个时代十足十的不懂事儿土包子融入了大家的生活, 如同每一个当地人一样, 并没有什么十分特殊的地方。这一年是七四年。

  七四年许家屯儿一如既往的三开花, 造纸厂, 农民合作社种薄荷,地里也比以往好了一点。他们大队的土地不算是顶顶的肥沃, 但是谁让他们大队有钱呢。

  他们多申请了化肥,弥补了土家肥不足的弊端。这肥料跟得上, 粮食也不出意料之外的增产了。虽然花了钱, 但是他们得到的更多, 在老百姓相当看中粮食的情况下,大家的喜悦可想而知。

  也是这一年,许老大家的许真真在五月劳动节的日子里,嫁给了翠花婶的大儿子。他们两家能结亲,倒不是常喜他们夫妻在其中牵线搭桥, 而是纯粹的双方家长都觉得合适,给两个孩子安排了“相亲”。许大嫂就在翠花婶他们那一组,这几年彼此熟悉起来,也对对方家庭情况和性格都摸的七七八八,也是知根知底的。

  双方在村子里都算是条件不错的人家,如果说从实际来看,许老大家甚至还更好一些,谁让他家六口人四个拿全工分的呢!而三个人都在造纸厂,又是全年都有工分,过年过节有分鸡蛋。

  许真真可是一家有女百家求,翠花婶算是比较精明的,一早就赶紧下手。正好许大嫂也乐得有个条件不错又不远的亲家,双方算是一拍即合。

  至于两个新人,其实大家都是一个村子,也是彼此认识的,这一相亲,倒是有些看对眼。

  许老大家条件不错,但许真真本人不是很爱读书,所以只读到了三年级,就不在读书了。认字儿算术会一点,但是简单可以,复杂的不算灵光。不过,这在农村姑娘里已经拿得出手了。

  这个时代,姑娘家还是不读书的更多的。

  他们家条件好,她不用去地里上工,基本是操持家里。洗衣做饭这些活儿,跟下地那些累人的活儿没法儿比,所以她看起来白白净净的,比村里干农活的姑娘多了几分水灵。加上条件好吃的好,也不干瘦。

  这年头儿,稍微丰腴点的姑娘可是很招人喜欢的。

  这是有福气的象征,流行的也都是这样的姑娘。正是因此,翠花婶的大儿子知道自己要跟许真真相亲,那高兴的一宿没睡着。不用看也知道自己能相中啊。

  至于许真真看翠花婶大儿子,那也是很可以的。小伙子读到了初中毕业,虽然下了一年地,但是却又凭借同学的关系在公社找了一个临时工的工作。

  虽然是临时工,但是每年也能干个七八个月,收入是可以的。而且在工厂上班,风吹不到雨淋不到,看着就比别人多了几分“气质”,就算是临时工,那在农村来说也是好工作。

  而他长得又不差,所以许真真也一眼就相中了这个村里“热度”很高的小青年,双方在定亲之后,很快的结成了十分真挚的革命友情。

  这不,在这个七四年的春天,办了酒席。

  双方都用了心,这场婚礼也就成了村里最体面的婚事。男方的彩礼比城里人都不差了。一般城里的普通人家,都拿不出这么厚实的彩礼。翠花婶光是红包,就给了一百块。除了红包之外,她们家的其他彩礼,那也是顶顶像样的。

  高低柜一组,木箱子一个,这两个柜子一个箱子,可就省了女方在做家具陪嫁了。然而,这在村里十分体面的彩礼,还不是彩礼里最好的,彩礼里面最贵重的,是一台自行车。

  这年头城里结婚最讲究的是三转一响,三转就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,而一响就是收音机。那是城里人才有的体面。可就是城里的一般家庭,也是拿不起的。能有一样,就是十分说得过去,值得吹一吹得了。而翠花婶舍得拿出一辆自行车作为嫁妆,即便是二手的,也足以说明他们家对许真真的重视。

  毕竟,翠花婶他们家已经有一辆车了,所以这辆车百分之百是不会陪嫁出来的,那可就相当于是给女方他们家了。这也正是这件事儿引起轰动的缘故。

  一百块钱一辆车,多大方!

  除此之外,另外给女方做了一春一夏两套衣服,二斤猪肉,六十六个鸡蛋,还有罐头饼干。这些东西也不少,都已经算是一般人家定亲的不错选择了,这些竟然都算不得什么了。

  他们村里人这两年也涨了不少见识,所以对这些东西的大概价钱也有数儿,粗略算一算,最少得三百块钱。说不定都打不住呢!这真是不算不知道,一算吓一跳。

  有不少人感慨翠花婶家真是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上,平日里只是觉得一般好,现在看哪儿是一般?

  这分明是绝好了。

  不说他们大队,就是公社也不见得有人家舍得拿出三百块钱来娶媳妇儿啊,再说,这三百怎么够?酒席还没算在内呢!冒头儿就奔着三百五去了啊!

  即便是翠花婶再三说自家其实也是借了钱的,但是大家才不信,那他还有一个儿子呢?难道不管二儿子了?再说还有一个闺女呢!不准备嫁妆了?

  饶是他们村子一贯关系很好,这个时候也要嫉妒的眼睛都滴血了。

  这许真真是上辈子做了多少好事儿啊,能找到这样好的婆家,而有些家里有闺女的人家更是悔恨的不行。只恨自己咋就没抓住这个好机会呢。

  要是知道翠花婶家这么舍得给大儿子花钱,就算翠花婶厉害点,也愿意闺女嫁过去啊!

  这样的传言,真是沸沸扬扬了好些日子,小孩儿们在学校都能听到大家议论了,就连许桃桃都被问过,为啥你大堂姐这么幸运。

  许桃桃小姑娘表示:大姐夫娶了我姐姐,才是幸运咧。

  许桃桃这话传出去,又引来不少人的八卦,还有恨不能这亲事黄掉了,换自家姑娘上的。赶紧将这个话捅到了翠花婶面前,翠花婶沉默许久,认真:“小桃子这话,确实是这么个道理。”

  旁人都以为翠花婶是定了亲只能嘴硬,但是等结婚的时候,他们才是真的懵逼了。

  翠花婶这话,真是不假。

  谁曾想,许老大夫妻俩看着少言寡语,闷声闷气,不像是大方的样子。但是自家闺女出嫁,竟然十分舍得陪嫁,高低柜箱子这些不必说,一定是要带回去的,除此之外,还陪送了一套被子以及……一台缝纫机。

  一辆二手自行车加一百块钱,差不多就是二百左右,多不出十块钱,也少不出十块钱。

  但是,一辆新的缝纫机,那至少也要二百了。

  一床新被子坐下来也得二十,那这么看,两家各自的陪送与嫁妆,完全不差上下。而且,在婚礼当天,许家老太太还承诺,自己再干两年,干到六十五。这手头儿不行了,眼神儿也不行了。就把工作让给出了嫁的大孙女儿。

  诸位宾客,都是个见证,她说得出口,就由得大家见证。

  大家终于明白,为啥小姑娘许桃桃说,做她大堂姐夫才是幸运呢!

  这要是不幸运啥是幸运?

  总之,这场婚礼真是闪瞎了许家屯的眼,以至于转过年直到七五年,也没有更能超得过他们这场婚礼的规模。其实村里不是没有比他们家富裕的,但是总归有个舍得和不舍得。

  像是翠花婶和许老大他们两家,属于财力相当都舍得,所以就两好并一好了。

  如果是一般人家,那么总归不能自己太吃亏吧?

  这场婚礼的热度,都传到公社去了,不少女方找对象,都比照着三百去了。毕竟他们城里姑娘不能不如农村丫头吧?而不少小伙子找媳妇儿,也要问一问对方能不能陪送缝纫机。

  这闹出了不少笑话。

  村里村外,因为找对象闹出不少笑话,可是也就在七五年的夏天,许家屯儿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儿。

  说来,真是算不上什么关乎大家生活的大事儿,但是却足够大家议论纷纷,好奇的无以复加。因为,许老三家那对有点与众不同的双胞胎,许柔柔和许雪林,竟然一起初中毕业,考上了县里的高中。一时间,这又引起大家的侧目了。